《南海院士风采录》系列—罗绍基(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电专家)

来源:《南海院士风采录》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1-03-30 16:53:23

罗绍基07.jpg


  罗绍基院士1933 年12 月1 日出生于广州,广东省南海县大岸乡人(今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大岸村)。195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9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电力局副局长、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总经理,发电工程专家,主持建设了湖南凤滩水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等重要工程,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绍基,水力发电机工程管理专家。1933 年12 月1 日出生于广州,广东省南海县大岸乡人(今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大岸村),爷爷那一辈就到了广州。父亲罗达君是一名自来水公司职员;母亲邝广卿是番禺人,在罗绍基年幼的时候,母亲常勉励他要像在法国留学的舅舅学习,用功读书。罗绍基在广州执信小学读到四年级时,因避战乱和嬷嬷来到住在佛山莲花路的姑妈家,在华英中学读完小学后,到广州培英中学读中学。上初中时,罗绍基就很敬佩詹天佑,希望自己也要像他一样做一名工程师。1951 年高中毕业,考上清华大学水利专业。


◆ 攻坚克难 硕果累累

  1955 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罗绍基被分配到中南水电勘查院,从此投入到国家建设事业。1969 年,罗绍基担任湖南凤滩水电站设计总工程师,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漫长而艰巨的建设工程中,自始至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身体力行,历经八年艰辛的努力,湖南凤滩水电站投入运作。作为当时中国第一座高112.5米空腹重力拱坝坝内厂房,水电站创新地解决了狭窄河谷厂房布置与大泄洪量的矛盾,并为工程节省了大量投资,凤滩水电站大坝安全运行近三十余年,至今安然无恙,为湖南的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湖南工作的二十八年中,罗绍基先后主持并参与建设湖南、广东等多项水利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到机构改革、工程管理均有卓越建树,科研成果更是两次荣获国家奖励,其中科技成果“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与清华大学刘光廷教授、当时北京水电设计院的何璟总工程师合作的“混凝土腹拱坝”科研与实践项目,获得了1985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的抽水蓄能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至80 年代末期才逐渐兴起,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了几十年。1985 年,罗绍基回到广东,主持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广蓄电站是国内首次建设的高水头、大容量的蓄能电站,电站建设面临南昆山脉高达500 余米的落差等一系列重大技术课题,罗绍基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迎难而上,一边反复研究实际情况,埋头于技术的自主攻关,一边请教国内外专家,虚心听取参建单位技术人员的意见,终于创造性地解决了蓄能电站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比如在罗绍基的带领下,我国高水头下首次采用无钢衬高压钢筋混凝土岔管技术。由于水的压力大,国内一般规范只允许采用钢衬。经过缜密细致的研究,罗绍基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汇报,争取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授权联营公司决策,采用与美国哈扎公司联合设计并引进的高压钢筋混凝土岔管技术,并且一举获得成功,既节省了工程投资,缩短了工期,避免地下工程施工中钢岔管在洞内运输、拼装焊接等一系列困难,降低了施工难度。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及其他蓄能电站得到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罗绍基致力于科学的管理模式与环境的开发保护,成功地推行了“企业法人责任制”,成功地引进了法国电力管理中的“ABC”“ONCALL”、租赁经营模式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蓄能电站于1989 年正式破土动工。一期工程工期提前一年,整个工程每千瓦投资控制在2500 元之内,为国内外同期建设大型水电价格最低。此外,更配套开发电站高新科技工业旅游度假区,为后期电站整体运作与周边环境保护奠定稳定的基础。经过十一年的艰辛劳作,2000 年7 月,随着最后一台机组投入可靠性运作,电厂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就抽水蓄能电站的单位工程造价来看,我国是最低的。而在工程建设上,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实现了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质的飞跃,为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99 年始,罗绍基先后参与了三项中国工程院科研课题的研究,完成了《水利重大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竞争性电力市场环境中核电发展战略研究》《关于我国特高压输电研究与工程建设的咨询意见》等研究成果。在担任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专家组副组长期间,罗绍基多次到三峡施工现场考察,共提交了12 份咨询报告,为三峡工程顺利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还担任了桐柏抽水蓄能电站(120 万千瓦) 和宜兴抽水蓄能电站(100 万千瓦) 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成员,并分别为其提交了4 份咨询报告。


◆ 敢于担当 勇于创新

  1988 年3 月至1994 年5 月,罗绍基任广东省电力局副局长;1988 年6 月至1997 年11 月,任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总经理。这段时期罗绍基的精力主要放在管理工作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使命与创新精神。

  从1988 年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始,罗绍基立足我国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在国内水电界率先成功推行了科学的建设管理体制,即业主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

  为解决水电建设单位只管花钱,不管还贷的旧体制所产生的弊端,罗绍基担任联营公司总经理后,主持规划了由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作为业主单位,并由业主单位负责筹资、建设、经营、运行、还贷一体化的机制。同时他运用业主的自主权,团结协调参建的设计、监理与施工单位。虽然参与广蓄电站工程建设的单位有十多个,但在罗绍基积极协调下,整个工程建设期间参建的设计、监理与施工单位没有发生过相互扯皮而耽误工程施工事件。罗绍基也十分注意协调与地方的关系,倡导成立了“移民教育基金”,促使移民通过科技致富,使移民得到较好的安置,深受当地群众拥护。此外,罗绍基又为联营公司设计了机构精简、人员较少的管理模式。

  在罗绍基的主持下,广蓄工程实施招标承包制。经综合评价分析,选择了水电十四局作为广蓄主体工程施工承包商。水电十四局在广蓄一期施工中,建成了高速优质的工程,获得我国建筑工程最高质量奖——鲁班奖。实践证明,广蓄工程招标承包制的实施是成功的。广蓄工程还聘请中南勘测设计院作为工程监理单位,为保证广蓄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蓄电站的建设管理模式得到了原电力部的肯定和推介。1991 年和1995年,电力部两次在广蓄工地召开建设管理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介广蓄经验。

  罗绍基不仅对水电建设体制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对电站运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引进法国电力公司运行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创立了国内第一家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电厂。在电站经营管理上,罗绍基开创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租赁经营新模式,使广蓄电站的各种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995 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8 位院士考察广蓄电站后题词:“正确的决策、先进的设计、优秀的施工、科学的管理、第一流的工程”。1997 年,广蓄电厂被电力部授予国内第一家“一流水力发电厂”称号。某国际著名水电刊物也报道:“中国人在广州建成了一座世界级的抽水蓄能电站,树立了开展国际合作的伟大典范”,“它是中国抽水蓄能电站的样板工程”。


◆ 恪尽职守 廉洁奉公

  罗绍基坚持认为清廉是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广蓄一、二期工程涉及近70 亿元人民币的建设资金。罗绍基坚持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民,用好工程建设的每一分资金,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建设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罗绍基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干事业。在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上,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集思广益,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保证广蓄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面对大大小小多达数十个的中外承包商,在以罗绍基为首的联营公司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工程采用招标承包制,确保广蓄电站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上,能够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电站建设工程招评标过程中,罗绍基始终坚持弘扬行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为公司和个人谋取私利。他从不接受包工头的请客送礼,更不和包工头有私人接触,他常常告诫公司有关人员要廉洁自律,教育他们牢记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正因为如此,公司在风清气正中优化了内部环境,杜绝社会上请客送礼的现象,赢得了中外投资方的信任和大胆投资,也使工程承包单位形成了按章办事的良好风气。

  另一方面,罗绍基廉洁的工作生活作风,不仅为联营公司职工树立了榜样,也深深影响着奋战在广蓄工程的所有参建人员,也为中国树立了形象,赢得了口碑。虽然国外厂商都非常关注广蓄二期工程的招标,千方百计希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得一杯羹”,但罗绍基历次率考察团外出招标考察时从不接受对方馈赠的各种礼品。有一次罗绍基就广蓄电站二期工程进行招标考察率团出访法国、德国、挪威等六国,一一谢绝了外商的皮包、高档照相机、零用费等礼品,凭着良好的品质和商业信誉,中国考察团赢得了国外厂商的敬佩和称赞。而在广蓄工程一、二期与外方签订的设备引


◆ 育人不倦 情注乡梓

  虽然年近古稀,罗绍基却退而不休,没有停下来歇歇,更离不开他喜爱的水电事业,仍担任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顾问,云南大朝山水电站专家组专家,安徽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成员,受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聘任为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他

  至今仍常年奔波于祖国的大江河川,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贡献给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他对教育事业仍抱有拳拳之心、对社会仍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家乡南海仍抱有无限眷恋。

  2006 年开始罗绍基成为湖南大学的教授。就任后着力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讲座,积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建言、组织课题申报,再一次为湖南贡献光和热。“我没有做什么。”是他长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依然保留着永远属于他的那份对事业虔诚和虚心。

  作为一名工程院院士,罗绍基身体力行地倡导环境保护,特别关注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他勉励青少年要践行低碳生活。2010 年6 月,罗绍基参加广东省科协、广东省教育厅在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举行的“我的低碳生活——2010 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给该校的“百米书画绘低碳”长卷上欣然题词:“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少年做起”,寄语广大青少年,低碳生活,从小做起。罗绍基还亲自作了《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专题讲座向中小学生介绍了气候变暖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的办法,并对中小学生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提出了建议,“低碳生活,就应该从我做起,从少年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少开一天车,不浪费粮食,多吃本地蔬果,少吃反季节蔬果……”

  作为一名南海人,罗绍基自小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不忘桑梓情怀。2013年初,佛山市南海区启动了家·南海——桑梓情乡贤反哺工程,罗绍基作为南海乡亲欣然回“家”,为南海发展添智、添力。罗绍基与南海相关部门进行交流碰撞,为南海新一轮发展建言献策。他说,“虽然我出生在广州,但我一直记得自己的家乡在南海。小时候,我知道著名的铁路专家詹天佑是自己的同乡,心里非常自豪,也以他为榜样。以前,我曾在工作之余带一些外国同行专家到西樵山游玩。今后,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多为家乡做点事情。”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政务微信
政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