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南海建设“1+8”行动方案(2016—2018年)》印发实施

来源: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6-09-30 17:16:55

 

传承品质、成就品牌,

全面开启南海创新发展新征程

——《品质南海建设“1+8”行动方案(2016—2018年)》印发实施

 

  2016年9月29日,《品质南海建设“1+8”行动方案(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行动方案是以南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蓝图,全面推进品质南海建设,加快构建品质南海建设体系,确保南海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传承品质、成就品牌,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具体行动指南。

  行动方案围绕“传承品质、成就品牌”,按照“一年搭框架,三年强品质,五年成品牌”的进度要求,着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争创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广佛都市圈核心区,从产业、创新、城市、环保、文化、民生、社会、政务等八个方面积极探索建设品质南海,努力打造产业品牌、城市品牌和人文品牌,实现“品质南海”向“品牌南海”的跨越。

  一、产业品牌——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

  历经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南海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结构有所优化,正在创(筹)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4个(铝型材、内衣、电光源和佛山陶瓷),位列国内县域单位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7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64件,位居全市五区第一,在国内县域单位中亦位居前列。此外,南海区近年来着力搭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引领经济提量提质。截至2015年底,共培育了5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新增量和拥有量居佛山市五区之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全区发明专利申请2441件,同比增长48.5%。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持续加快,全球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放眼全球,对标先进,南海区委区政府抢先谋划,印发实施“品质南海”行动方案,着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智能制造、创新驱动、内促外引等途径,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打造南海产业品牌。

  1.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南海区将抓好一批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自主创新机器人,突破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技术,优化焊接、打磨、上料、搬运、机加工等系统集成技术。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引导,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本地机器人生产、制造龙头企业。依托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和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建立机器人主题创客空间和孵化器,引导机器人创业团队和企业集聚。

  2.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根据行动方案,南海区将依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优势,借力珠三角全球制造业基地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跨界融通、两种资源跨界整合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时间跨界,运用“互联网+制造业”思维,以广佛国际商贸城、电商城和专业市场为基础,举办优质制造、品牌产品常年展;创建全球采购供应商数据库,搭建全球产品跨界采购中心平台,促成全球买、全球卖,建设全球产品资源跨界整合的加速器。通过国际国内的空间跨界,促进国内国外产品汇集,境内外企业和客户、产业和服务无缝对接,强化对外交流合作,成为广东民营经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窗口,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站。通过产品设计、展览、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跨界,以商贸和产品为核心,引导集聚产品设计、会展服务、电子商务、金融产品、品牌营销等服务业态,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合作中心、资本交流中心、品牌营运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通过传统运作模式与金融资本运作、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和生产要素跨界,以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为抓手,推动金融创新及“互联网+制造业”,建设珠三角制造业跨界创新的孵化器。

  3.实施“互联网+区域发展”,形成南海特色品牌。南海区将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在发展理念、生产流程、经营环节等方面全面融合。结合各镇(街道)产业特点,开展“互联网+区域”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互联网+”系列镇域品牌。根据行动方案,狮山、丹灶、西樵探索“互联网+制造业”,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大力推动产品、生产过程、服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桂城探索“互联网+金融”及创新创业,以金融为亮点,加快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形成互联网类产业集聚;大沥、里水、九江探索“互联网+商贸”,充分发挥地域物流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壮大。

  二、城市品牌——城市升值,环境优化,打造广佛都市圈核心区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实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区域发展要素聚集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基础建设支撑能力加强;创新“五个体系”+“一个闭环”环境管理方式,严格环境准入,推进重点污染源整治,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发挥环境监管职责,使全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2015年南海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3%。

  与此同时,南海也面临着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各种城市病的困扰。为逐步摆脱原来粗放的发展模式,走上一条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城市品质升级之路,以城市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汇聚资源,吸引人才,带动产业、企业的提升和发展,成为南海明智的选择。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提升中心城区,构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污染治理,促进绿色生态建设,推动经济低碳发展,南海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打造功能优化、空间集约、交通便利、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成就南海城市品牌。

  1.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根据行动方案,南海区将通过整合政企资源,启动对千灯湖创客社区、三山粤港澳创客基地、全球创客小镇(一期)等一批具有标杆性、示范性的启动区项目建设,打响全球创客新都市品牌。在启动区的基础上,推动核心区内大沥“全球创客小镇”、狮山科技小镇群等项目节点建设,增强城市品质和活力,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增强创新创业氛围,使“全球创客新都市”初显成效。另外,充分释放公有资产载体空间,先期推动一批项目孵育众创空间。提供一批普惠性的青年创客公寓,打造舒适的创客后勤保障基地。

  2.构建畅达交通体系。南海区将进一步“外联内优”,努力建成现代化、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公路网密度达到1.4公里/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网密度达到0.45公里/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四纵四横半环”高速路网和“五纵六横”的快速路网格局。加快推进轨道和新型公交等骨干公交系统建设,加快以广佛同城化、禅南合作为重点的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完成佛山西站进出站路网及配套车场建设。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到2018年年底,新建公交站场 (或公交枢纽站场)25个、公共自行车站点300个,新增和更新公交车700台、公共自行车5000辆,新增城市停车场30个。

  3.持续推进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环境形势日益复杂,南海区将持续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专业化机制与社会治理机制,打赢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关键战役。2016-2018年,新增建设12个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处理量为3350吨/日。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治,重点抓好广佛跨界河流污染治理。综合整治大气污染,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高,2018年优良天数达到334天,优良率达到91.5%。积极推进固废分类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从源头上控制土壤新增污染,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构建尽职尽责的环保队伍保障体系,网格完善的基层环境管理体系、“一岗双责”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树立标杆,针对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村级工业园区的综合整治。完成第二批38个村居的“一村一策”环境整治提升和20个村(居)环境服务站建设。

  4.促进绿色生态建设。结合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美家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公园化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绿色社区公园和街景小品,彰显城市特色魅力。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完成10个特色古村落的宜居示范和活化升级,以点带面打造一批融“宜居乡村示范、公共服务完善、环境生态优美、岭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旅游”五位一体、各具特色的古村落活化升级示范点。继续推进林分改造项目,逐步改善森林生态结构,促进森林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到2018年底完成林分改造1万亩,发动7000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植20000株树木。

  三、人文品牌——文化引领,民生改善,社会善治,政务提质,全面提升市民幸福感

  南海发展之路,是一条不断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感之路。多年来,南海区从民生需求出发,集中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文化引领不断深化,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不断细化,行政服务高效快捷。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包括卫生、医疗、教育、治安、文化、体育、食品安全等领域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政府的政务服务和治理方式也提出了提出便捷、公开、公平、透明的新需求。

  据此,南海区委、区政府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差距,明确方向,精准发力,在文化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社会保障完善、劳动就业充分、教育资源均衡、医卫服务优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法治公平、政府服务高效的幸福家园,共享南海人文品牌。

  1 .打造岭南风韵文化名区。根据行动方案,南海区将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投入力度,继续实施“文化消费补贴”,每年补贴高雅艺术精品演出不少于15场、电影下乡不少于3000场。每年举办文艺表演、讲座等区镇两级文化活动不少于2000场。进一步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品牌活动,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文化赛事、奖项和展览活动落户南海,重点打造“南海艺术节”、“品质南海•文化周末”、“筑梦佛山•梦圆南海”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等区级的、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全国传播力的文化品牌活动。

  此外,重点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在2017年底完成建设250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区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在大型社区(村居)建设智慧图书馆(24小时读书驿站),到2018年,建成100家以上“读书驿站”,为群众提供广覆盖、宽领域、高标准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

  2.打造温情安康幸福家园。根据行动方案,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8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5%,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达2人以上,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3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打造品牌学校,探索特色学校评价标准,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特色学校。新建扩建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新建中小学校10间,扩建中小学校20间,新增优质学位约1.5万个,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更高需求。出台学前教育发展奖补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公益普惠幼儿园占比不低于70%。建立健全幼儿园监管机制和质量监测平台,大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创建品牌医院,加快推进与广州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打造成为国内领先、辐射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高水平医院;依托南方医科大学资源优势,将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里水医院)打造成为北部的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移址兴建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海血站。促进社会办医,支持民营医院上等级上水平,鼓励市外医疗企业集团来南海发展医疗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扶持医学重点专科建设,提高专科临床服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培育不少于10个市级以上重点、特色专科。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对具体的就业、创业行为给予有效的扶持,提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到2018年,全区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30个,全区每年促进创业2000人以上,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社保补贴。组织招聘洽谈活动、举办企业服务周、落实企业招用人员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大对企业招用工的帮扶力度。2016-2018年,计划召开现场招聘会600场以上,组织省内外招聘洽谈活动10场以上,服务企业4万家次以上,扎实推进人力资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建设。实施“南海区高技能人才晋升加速计划”,每年培训高技能人才不少于3000人,每年举办不少于10场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大力推进社区养老事业发展。各镇(街道)以辖区内城乡社区数量为基数,按照第一年完成10%、第二年40%的比例分二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社区幸福院全覆盖。探索养老事业社会化发展。将南海福利中心建设成为南海区养老服务的示范单位,完善区原有公办敬老院的各项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发展医养结合,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充分发挥示范街、示范点(店)的食品安全示范体系引领作用,推动品牌建设规模化、品牌监管制度化、品牌引领系统化,打造覆盖生产、流通、餐饮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示范点(店),其中,生产环节30家,流通环节180家,餐饮环节115家。打造农产品市场检测信息化公示平台,实现市场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无缝对接。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完成检测室设置,80%以上农贸市场设置自检室和显示屏并公示。

  3.打造平安和谐善治之区。南海区将继续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严密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以直联凝聚治理合力,深入推动平安南海建设。建立镇(街)、村居二级吸毒人员管控体系,建设一座禁毒教育基地。通过购买吸毒人员管控服务、完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发展禁毒志愿者、吸毒人员就业帮扶基地等措施,力争到2018年把全区全部吸毒人员纳入管控,总体复吸率明显下降,吸毒人员就业安置率明显上升。

  此外,持续推动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全力扩大和谐企业创建覆盖面,健全区、镇(街道)及企业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打造工会“互联网+”服务职工新平台,深化工会“职工•家”和职工文化服务两个品牌,切实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三年内计划开展265场“送法进企业”活动,发动10万人次参加职工互助保障计划。

  4.建设为民高效服务政府。根据行动方案,到2018年底,实现行政审批即办率达62.5%,行政审批提前办结率达38.3%,行政服务满意率达99.96%。

  探索政务同城化发展新模式、新举措和新机制,全面构建标准统一、体验一致、跨界协同、运转高效的政务服务模式。在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淡化区域界限,建立办理事项一致、服务标准一致、人员统一调配管理的“整体性”服务架构体系,实现“全区通办”;整合服务资源,打破广佛政务同城化的“行政壁垒”,通过实体大厅综合窗口建设、自助服务终端互通和远程视频系统互联等手段,实现“广佛跨城通办”。按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逐步增加“全区通办”、“广佛跨城通办”的事项,到2018年通办事项占总事项数60%以上。

  将法人和工程类“一窗通办”改革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三单”管理等改革结合起来,按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统筹推进改革。2016年完成《佛山市南海区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及对应监管职责目录》的编制。2018年底前分批分步将《佛山市政务服务体系审批服务事项通用目录》法人类、工程类进驻事项纳入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办理。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手机版
无障碍版
政务微信
政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