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南海区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南海区创建20.734公里的“美丽农村路”。其中包括里水镇的中信大道—金贤路、丹灶镇的丹灶大道—生态路、九江镇的新龙路—江滨路等道路,进一步支撑乡村振兴建设,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为绿美南海建设提质增颜。
本次南海区创建的“美丽农村路”共3条。其中,路线最长的为里水镇“美丽农村路”。该路线全长7.984公里,涉及Y168中信线、Y259金和线和Y270金南线,即中信大道、美景大道、金贤路、生态路等路段。它沿途将贤鲁岛、鲁岗村、贤寮村以及万顷园艺世界等文旅、产业资源串珠成链。
而全长6.494公里的丹灶镇“美丽农村路”,涉及Y962丹西线、X509 丹金线和Y273红仙线,即丹灶大道、养生路、环湖路、生态路等路段。该路线不仅链接起珍丰公园、仙湖度假区等美丽景观,也经过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展示馆、南海区乡村治理研究和实践基地以及佛山仙湖实验室、仙湖氢谷等地。
同样让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串联起沿途的山水风光、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的还有九江镇“美丽农村路”。该路线涉及C048跃新线、X526樵龙线、C050下九线、Y009下高线和C041儒上线,即九江大道、教育路、洛浦路、江滨路等路段,全长共计6.256公里。在该线路沿线,不仅有南海最古老的石桥,有岭南文韵圣地,也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边美景。
记者在这三条“美丽农村路”现场看到,沿途既可以看见清晰大气的公路游览主线指示牌、标线,也有焕然一新的公交车站……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品质,高质量推动美丽农村路建设,目前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已对这三条“美丽农村路”进行“再升级”。如完善沿线安全设施、补划现状标线、完善排水系统、更换现状破损标志牌、部分路口加铺沥青等,以便满足当地村民出行生产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南海区3条“美丽农村路”均已建设完毕,累计完成沥青摊铺约236872平方米,清灌缝4900米,排水改造713米,新建标线27448平方米,完善相关标识、标牌、标注共计649块(根)。
不仅如此,今年南海区交通运输局还紧密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交通+”的形式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模式,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一方面,通过压实“路长制”加强“美丽农村路”管养巡查力度。另一方面,以科技赋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如自去年起,南海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团队,对里水中信大道采用超粘精罩面技术,对该路段开展路面提升建设,使其表面层不仅极耐磨、超静音,还具备抗滑、抗车辙、抗磨耗、降水雾和降噪等性能。
南海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在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效能运营的“四高”合力下,围绕“实、安、绿、美、融”的核心,着力推动农村公路不断提档升级,让高质量的交通发展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